招聘网站上一则月薪高达10万元的岗位信息,揭开了国内奶酪巨头战略转型的一角。七月初,这家被称为“奶酪第一股”的上市公司悄然发布“宠物奶酪业务负责人”职位,要求候选人具备从零构建产品线能力,制定三年发展规划。
同步开放的还有“高级宠物产品经理”岗位,二者共同标志着这家以儿童奶酪棒闻名的企业正式进军宠物食品市场。
高薪求贤背后的战略突围
妙可蓝多的跨界并非一时兴起。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48.44亿元,同比下滑8.99%,主要受贸易业务收缩影响。尽管奶酪业务逆势增长6.92%至37.57亿元,但核心品类奶酪棒的市场红利正在消退。
今年3月,妙可蓝多推出一项严苛的股权激励计划。按照该“三年计划”,2025年公司需实现净利润增长66.37%,2025-2027年间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需保持在60%左右。
如此高的业绩目标,迫使妙可蓝多必须找到新的增长引擎。
宠物市场数据令人心动:2024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达3453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宠物食品占比高达48%。更关键的是,奶制品类宠物零食正高速增长,且尚未形成垄断品牌。
“妙可蓝多在儿童奶酪市场积累的25-35岁都市妈妈群体,与宠物主人高度重合。”宠物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这种用户重叠为其提供了天然的流量入口”。
宠物奶酪的诱惑与荆棘
高端宠物食品市场的高溢价令人瞩目。以伊利旗下宠物品牌“依宝”为例,其0乳糖宠物牛奶售价达10元/瓶,而同等规格的人用无乳糖奶仅3.1元。这种溢价空间带来了高毛利想象,但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技术壁垒。
宠物乳制品研发面临特殊挑战。宠物肠胃对乳糖耐受性差,需要添加消化酶等功能成分,产品需通过严苛的适口性测试与营养审评。“不能简单套用‘人吃的逻辑’”,行业人士强调宠物食品研发周期更长,对成分要求更精细。
市场竞争格局同样复杂。目前麦富迪、卫仕、疯狂小狗等头部品牌已切入宠物奶酪细分赛道,印度品牌Dogsee Chew今年2月刚获得800万美元B轮融资。更令人关注的是,现行宠物饲料标准尚未覆盖乳制品品类,产品安全性主要依赖企业自律。
在营销层面,妙可蓝多已开始布局。其打造的“萌宠推荐官”薇薇猫形象,加上代言人王一博的流量效应,形成了“明星代言+IP形象”的双轨营销模式。这种组合在宠物食品行业尚属创新,有望助力品牌快速打开Z世代市场。
蒙牛系在宠物赛道的布局已形成生态闭环。作为妙可蓝多控股股东,蒙牛创投2023年就参与投资了瑞派宠物医院;近期瑞派收购中瑞供应链,形成“医疗+供应链”组合。
未来妙可蓝多的宠物产品有望借助这一体系实现渠道协同,降低市场进入成本。
不过,宠物奶酪的研发挑战不容小觑。行业数据显示,解决宠物乳糖不耐受问题需投入大量研发资源,产品测试周期长达12-18个月,远高于普通食品。但潜在回报同样诱人——高端宠物食品毛利率可达60%以上,几乎是妙可蓝多现有奶酪产品毛利率的两倍。
随着瑞派宠物医院和中瑞供应链的协同效应显现,妙可蓝多或将率先构建起“研发-生产-医疗渠道”的完整生态链。当其他品牌还在电商红海中厮杀时,妙可蓝多的宠物奶酪可能已经通过全国近500家瑞派宠物医院直达精准用户。
宠物经济的消费升级浪潮下,这场跨界已不仅是产品延伸,而是乳业巨头争夺未来市场的关键落子。
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