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原住民”的减碳新思路:设计智能设备扫码计算家庭碳排放

zhq 2025-07-09 阅读:2 评论:0
14岁的朱禹泽平日喜欢在网络上浏览与新科技、新技术有关的视频或文章,他称自己是“数字原住民”,自出生起就生活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世界,使用各类数字工具是他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朱禹泽在介绍“家庭碳排放监测管理智能设备”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我们...

14岁的朱禹泽平日喜欢在网络上浏览与新科技、新技术有关的视频或文章,他称自己是“数字原住民”,自出生起就生活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世界,使用各类数字工具是他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朱禹泽在介绍“家庭碳排放监测管理智能设备”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我们青少年对新事物接受快,习惯养成容易,能带动家庭用新设备、新方法减碳。同时,家长也是比较愿意配合我们做事情的,所以在减碳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更容易通过日常的互动将我们的低碳行为传递给家长,从而带动他们使用新技术来减少家庭的碳排放。”朱禹泽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

在极端天气日趋频发的当下,朱禹泽、周沁瑄、顾钧皓三名来自上海的青少年设计了一套可以监测家庭碳排放的设备,希望以此引发对家庭碳排放问题的关注,引导居民低碳生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这套“家庭碳排放监测管理智能设备”可以让家庭消耗的每一件物品,通过扫描物品的二维码/条形码或RFID标签,计算该物品产生的碳排放。

“这套设备可以收集统计出的碳排放量,传输到终端收集器,将来可以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可以减少的部分并采取措施,为绿色城市做出贡献。”14岁的周沁瑄说。

气候变化不是新闻中的数字

周沁瑄最深刻的一次有关极端天气的记忆,是她上小学时经历过的台风“利奇马”。

“那次台风小区里几乎所有的树木都被连根拔起,连地下车库都遭到了水淹,许多邻居包括我父母都会说现在的台风要比过去猛烈很多。”她说,那次台风经历让她意识到,气候变化不再是新闻里的遥远词汇,而是现实。

在班里,她的同学有从小在北方长大然后移居到上海的,她听同学说起小时候冬天的积雪可以有一人高,但是现在气候变暖打雪仗都要抓紧,否则雪很快就化了。

“这样的对比其实比新闻上说的温度变化、冰川消融其实更加刺痛人心,更加现实,直观地告诉我们,其实全球变暖,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环境都是有很大的影响。”周沁瑄说。

不过她在上海也观察到,周围人的低碳意识在逐渐提高。比如,虽然超市依然提供塑料袋,但是她的家人习惯带着帆布袋去购物,她看到越来越多的大人们在这样做,她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变化。

这些变化让他们想到,在一部分人有了减碳意识后,或许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的家庭碳排放是怎样的

顾钧皓、周沁瑄、朱禹泽在一起制作家庭碳排放监测管理智能设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战略目标,并落实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碳交易和碳积分等相关新概念和制度也逐步建立,整个社会正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

“我们发现除能源、交通、工业领域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但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甚至觉得碳排放的话题距离自己十分遥远。如何引起人们对生活碳排放问题的关注并做出积极行动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生活碳排放没有适用的计量方法和设备。于是,我们就想研制一款这样的设备。”16岁的顾钧皓说。

“家庭碳排放监测管理智能设备”能够便捷地跟踪、监测、计量、统计家庭和个人的碳排放。包括第一代的智能垃圾桶、第二代的智能碳排放计量画框和碳值存储器,三位青少年一起完成了方案选择和改进、设计制作、程序编制和测试验证的全部工作。

顾钧皓说:“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并不仅仅是做这样一个设备,更重要的是希望人们在用我们设备进行家庭碳排放信息和数据收集分析的过程中,引发对家庭碳排放问题的关注,从而引导居民低碳生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顾钧皓今年上高一,他记得在初中的时候,班里每个月会有个星级评选,其中就包括“低碳之星”,鼓励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低碳、节能,这件事情对他提高低碳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青少年参与COP意味着什么

设计家庭碳排放监测设备,一开始他们没有找到相关的参考,后来受到老师的启发,想到超市商品扫描时用到条码,他们认为可以将条码中加入碳值信息,甚至拓展到专用的碳值二维码。在硬件组装过程中,很多部件没法兼容,软件编程的逻辑也十分复杂,他们靠请教老师,分工查阅资料,终于把问题解决了。

家庭碳排放监测管理智能设备

“在项目的制作过程中,对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了影响,使我们更加关注绿色低碳,还有节能环保。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后会离开时随手关灯,草稿纸会两面都用掉。同时在能力方面,我们也得到了很多方面的锻炼,比如说锻炼了我们面对某个问题开展研究的逻辑和思路,以及发现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分工协作能力。”朱禹泽说。

去年,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NCSC)以及中国气象学会共同发起的“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China Youth, Climate Action)”中,这套项目在青少年项目组中获奖,三位青少年也因此获得机会通过线上的方式参与了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蓝区的六场高级别会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行动。

“这次参加COP29,我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同时我们也认识了许多关注环境问题的朋友。”朱禹泽说,“我们发现有这么多人关注气候和环境问题,也给了我们很多的信心,我们看到其他人也从自己的角度做了很多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事,让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路,也提升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朱禹泽认为,青少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因为青少年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比如说一些网络平台,还有短视频软件等,因此可以影响更广泛的群体。同时,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主体,青少年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可能会影响未来政策的走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